2015年8月11日,在北区第二会议室,由王红蕾常务副校长主持召开的南校区校园管理及运动场改造有关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刺梨园”今后由教学实验场统一管理。9月29日,校党委陈坚书记、谢田凯总会计师、党委办公室董永刚副主任一行到刺梨园视察和指导工作。陈坚书记、谢田凯总会计师在现场进一步明确了刺梨园的管理权属问题,要求教学实验场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刺梨园的管理,确保土地不被蚕食。在分管校领导金道超副校长的指导和国资处、农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支持、配合下,教学实验场就接管“刺梨园”开展了一系列具体工作。现将刺梨园的有关情况及接管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刺梨园基本情况
“刺梨园”总占地面积83亩,位于教学实验场西瓜基地对面,花溪新牛马市场斜对面。上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将这块土地交给原农学系几位老师从事刺梨科研项目,由此命名刺梨园。刺梨科研项目结束后,尤其近几年来,刺梨园的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其边界围墙已多处垮塌,土地面临被周边村民侵占和蚕食的危险。
现居住在刺梨园内有袁学明、汪三妹、王前文等3户临时工,常住人口17人,其中7人为小孩。这些住户居住最长时间的长达22年。临时工最初都是由科研教师请来完成科研生产任务,支付一定劳动报酬,科研任务完成后,临时工就在园区内自种自收,长期居住,甚至设立了二手车销售市场、养猪场、养鸡场等。临时工除接受农学院管理外,不接受任何部门的管理。在开始的动员搬出工作中,居住的临时工多次提出要求,若要其搬离刺梨园,一是要求补偿工资;二是对栽培的苗木及农作物进行补偿;三是长期住在刺梨园,回家存在住房困难的问题,希望继续留在刺梨园给学校干农活。
二、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经过教学实验场现场多次做临时工思想工作,与临时工谈心交心,于10月16日前搬离了1户(3人),剩余2户已同意在2015年11月30日前搬离,其原因是临时工种有蔬菜、苗木及饲养的鸡、猪等尚未处理完毕。
(二)针对垮塌围墙的修复问题,教学实验场已与后勤管理处对接联系,并于2015年10月12日,与后勤管理处联系派维修队伍到现场实地对垮塌围墙作了测量,作了维修工程预算,预算金额为:138,329.37元。教学实验场在对刺梨园巡查的过程中,发现通往花溪垃圾场的道路于10月24日被花溪环卫站硬化,倒在围墙上的垃圾向刺梨园方面推平,土地存在被侵吞的可能。为了既达到“守土”目的,又给学校节约经费,2015年10月27日,在王礼华、欧德渊两位同志的带领下,全场职工用木桩、竹子、洋槐树枝、铁丝等材料,对位于垃圾场段边界进行了隔离围栏修复。
(三)就刺梨园“二手车”交易市场问题,实验场采取不定时巡查,收缴“二手车”宣传牌等手段,经过多次与二手车经营人交涉,运用政策攻心和感情交流等多种方式做工作,“二手车”交易市场于2015年10月26日按期完成了搬迁。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教学实验场接管“刺梨园”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一是要加强和规范刺梨园的管理;二是要清理和理顺“刺梨园”内实施的科研项目及材料;三是要对“刺梨园”进行功能定位和用途规划,以便更好地整合和利用好土地资源。
贵州大学教学实验场
2015年11月2日